图片

BoB体育投注_188体育平台-注册|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法学 > 刑法 > >

浅析校园犯罪

来源::未知 | 作者:BoB体育投注_188体育平台-注册|官网 | 本文已影响

【摘要】校园犯罪近年来逐渐呈上升趋势,并表现为低龄化严重,恶性事件增加,犯罪集团化等特点,校园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校园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决定了校园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校园犯罪特点和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对预防校园犯罪有所裨益。 
【关键词】校园犯罪;教育;原因;预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存续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是学习本领、提高素质、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摇篮,应当是一片净土。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近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我国校园犯罪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他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喻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无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处在发展中的国家,大都面临着校园犯罪迅速增多,犯罪率日益攀升的严重状况。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校园违法犯罪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扼制,但现实校园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已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了,但这仍是当今社会最普遍、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因而我们对校园犯罪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校园犯罪的特点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一)犯罪年龄提前,低龄化严重。从犯罪主体来说,校园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校园犯罪的年龄有所提前,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据调查,我国校园犯罪年龄较以前平均提前了2—3岁,其犯罪的年龄阶段大致为:10岁—12岁开始有劣迹,13岁—14岁开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14岁—17岁进入犯罪高峰期。 
        (二)犯罪类型相对集中。校园犯罪主要集中在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几种类型上。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如某法院审查起诉的校园犯罪案件中,2000年盗窃、抢劫案件共41起,约占案件总数的71.9%;2001年共42起,约占88.1%;2002年盗窃、抢劫案件共87起,约占79.1%;截止到去年初,盗窃、抢劫案件共60起,约占88.6%.由此可见,近年来盗窃、抢劫案件不仅在数量上占了校园犯罪的绝大多数,并且从整体上看还有继续上升趋势。 
        (三)团伙犯罪增多,集团化趋势明显。目前,校园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故而团伙成员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一区域的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消遣、玩乐,相互纠合,相互利用,逐步结成犯罪团伙,彼此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尤其是团伙犯罪和共同犯罪,3人以上结伙进行的盗窃、抢劫、强奸、聚众斗殴共同犯罪案件为数甚多,甚至有的学校存在学生帮会(许多校内的老乡会、同学会即在此列)。 
        (四)犯罪情节恶劣且案件上升速度快。当前在我国的校园犯罪案件中,重、特大案件比例逐年上升居高不下。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杀人、强奸、抢劫、盗窃四类重大刑事案件中,每1000件此类案件至少有30件是学校未成年人所为。 
        二、校园犯罪的主要原因 
        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校园犯罪也不例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生理上看,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简单,自控能力较差,情绪不很稳定,易感情用事,一旦受到某种诱惑和刺激,容易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同时,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较成人低,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蚀而发生心理畸变。 
        (二)法制意识淡薄。尽管现在在各级学校普遍开有法制课,但由于该门课程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学校、教师本身也重视不够,学生更是对法制教育不重视,没有用心去学,用脑去记,导致法制课流于形式。这些原因导致现在的学生几乎不具有任何法律常识,罪与非罪界线不清,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是合法行为,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这些问题在他们的心中没有清楚的认识。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既然学生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触犯国家刑律,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那么,他们做起事来就毫无顾忌,为所欲为。笔者认为,法制观念的淡薄是校园犯罪的主要原因。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家庭也是预防校园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家庭问题日渐增多,(1)家庭结构有缺陷。现在有很多家庭结构不完整,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时,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际关系冷漠,子女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这样家庭的子女觉得在家里得不到爱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往往会向外寻求精神支持和寄托。但由于他们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坏人的教唆、引诱下,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用一些不适当的教养方式,如对自己的孩子娇宠、溺爱,放任自流,少于情感沟通等,这是学生犯罪的一个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原因。据广东省少管所反映,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中有80%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有关。(3)父母行为不良。家庭中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子女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子女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将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4)家庭气氛不和睦。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弥漫着一种冲突或不和谐的气氛,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会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碍。有些子女为逃避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失误。 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1)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在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往往是方法简单、陈旧或是流于形式,而且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样就更加削弱了教育的权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这样就很容易使成长中的学生排斥主流文化,而对不良亚文化产生认同,进而在不良亚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形成不良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相对抗,经过相互感染和认同,最后堕落为校园犯罪团伙。再一类是在一些学校中,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并以此为依据,人为的把学生分成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失去了进取心和自信心,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厌学、辍学,流失到社会上形成不良群体,无所事事,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容易堕落为犯罪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2)法制教育效果不佳。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落后,效果不佳,造成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导致校园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制教育只是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授上,不能使学生形成与法律规范的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不能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行为,不能使学生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守法的行为习惯,没有收到预防犯罪的效果,反而让一部分学生由于了解法律规定而钻法律的空子,心怀侥幸,而走上犯罪道路。(3)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学生时期面临着心理矛盾冲突的急剧发展和紧张繁重的学习负担及家长望子成龙所造成的巨大压力,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但是,由于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只是将心理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品德教育中,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而更加严重。当他们不能承受时,很可能走向极端,通过暴力等方式宣泄出来,造成暴力犯罪。

(五)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特定的生理心理原因,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尤其是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电影、戏剧发展平缓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代之而起的是电视、录像VCD、DVD、舞厅、电子游戏厅、迪厅、网吧等。这些文化活动极易吸引腐蚀学生。因此,要坚绝打击并杜绝一切违禁的消费现象,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淫秽物品的制造和传播,加大处罚力度,净化娱乐场所,尽可能不让学生接触或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多建立一些以科技和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娱乐场所,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放在有丰富科技知识或健身内容的娱乐活动上。 
        三、校园犯罪的预防及治理 
        预防和治理校园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兴衰成败的一件大事。针对目前校园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遏止校园犯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志向,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构筑起抵御违法犯罪的思想防线和坚固堡垒是防治校园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来武装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其次,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通过“三观”教育,使他们从小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金钱、权力、荣誉、地位和利益,使他们能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把握好人生航向。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三管齐下,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作为一个公民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了解法律的意义以及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犯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构筑家庭教育的防线 
        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也是预防校园犯罪的重要防线。遏止学生犯罪,必须构筑牢固的家庭防线。首先,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父母要根据子女的实际,从生理、心理、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关注女子的成长。其次,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宽严相济,方法适当,对女子,在生活上要关心爱护,但又不能溺爱,既要给女子一定的生活空间,但又要严格要求;在思想上,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对其不良心理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疏导,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其改正,切记简单打骂、体罚;同时,家长要与学校加强联络,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父母在子女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因夫妻打架、相互诋毁或家庭陋习而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是预防校园犯罪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当前要克服学校教育的弊端,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制定相互衔接、互相配套的有关思想品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等教学计划,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自律观念。同时要注意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让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爱生活,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四)依法惩治青少年学生犯罪 
        作为犯罪行为的一种,校园犯罪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校园犯罪必须依法惩治。首先,对已经发生的校园犯罪,要及时依法打击和惩治,防止其不断蔓延。尤其对带有一定组织性的学生团伙犯罪、集团犯罪,甚至校园黑社会性质犯罪,更要重拳出击,严历打击。要通过依法打击和惩治,最大限度地遏止校园犯罪的发生。其次,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由于校园犯罪的特殊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质不同情节的学生犯罪,规定了各自不同的惩治方法。这些规定既制裁了犯罪,又照顾到了学生犯罪的特殊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要以此为根据,在坚持依法严惩的同时,要注意打防结合,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寓教于惩。 
        总之,对校园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以达到预防目的,必须把握有效预防校园犯罪的最佳时机,进行预防和矫正;对于违法犯罪的学生我们应认真落实司法保护原则,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对被判处非监禁刑的学生罪犯建立相应的帮教机构对口管理。要通过专人帮教、定期考察,并结合家庭、学校、居(村)委会等单位,齐抓共管,用社会综合力量帮助和挽救犯罪的学生,使其早日改邪归正,重返社会。 
【参考文献】: 
[1] 《犯罪心理学》 森武夫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2年 
[2] 《犯罪社会学》 吴鹏森  中国审计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年 
[3] 《犯罪学新论》 周国平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 《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 康会发 王汉林 2000年


BoB体育投注_188体育平台-注册|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