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蒲松龄《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苏洵《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蒲松龄《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成语)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关汉卿《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 > >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婵°倕鎳岄埀顒€鍟鍕箛椤戔斂鍎甸弻娑㈠箛闂堟稒鐏堢紓浣插亾闁告劦鍠楅悡鏇熺箾閹存繂鑸圭€殿噣绠栭弻娑㈡偄闁垮鎮欏銈庝簻閸熷瓨淇婇崼鏇炲窛妞ゆ挾鍠庨埀顒€娴风槐鎾存媴鐠団剝鐣堕梺绋匡工濞硷繝骞冩导鎼晪闁逞屽墮閻g柉銇愰幒婵囨櫓闂佽姤锚椤︽澘鈻撳Ο琛℃斀闁绘劘鍩栬ぐ褏绱撳鍛枠妤犵偛绻橀弫鎾绘晸閿燂拷-600*90
高考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
来源::未知 | 作者:BoB体育投注_188体育平台-注册|官网 | 本文已影响 人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茬闁哄洢鍨圭粻鐘诲箹閹碱厾鍘涢柡浣革躬閺岀喖鏌囬敃鈧獮鎴澝瑰⿰鍕煉闁哄本鐩垾锕傚箣濠靛懐鏁栭梻浣规偠閸斿酣宕㈣閻忓姊虹紒姗嗘當闁绘搩鍋婇幊鏍煛閸愵亞鏆ラ梻浣告啞缁嬫垿顢氶鐐垫殼濞撴埃鍋撻柡灞剧洴閳ワ箓骞嬪┑鍥╀憾闂備礁鎽滈崰鎾诲磻濞戙垺绠掗梻浣瑰缁诲倻鎹㈤幋鐘亾濮樼偓瀚�-500*200
- 上一篇:语文复习课本有用吗
- 下一篇:高中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更多关于“高考语文备考”的文章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茬闁哄洢鍨圭粻鐘诲箹閹碱厾鍘涢柡浣革躬閺岀喖鏌囬敃鈧獮鎴澝瑰⿰鍕煉闁哄本绋栫粻娑㈠箻鐎涙ê鏋戦梻浣藉吹閸犳劙骞愭繝姘モ偓鍐Ψ閳哄倸鈧兘鏌ょ喊鍗炲幐闁惧繐閰e铏规喆閸曨厹鍋為梺鍛婃尰缁诲牓鐛箛娑樺窛閻庢稒蓱濞呫垽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600*90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婵°倕鎳岄埀顒€鍟鍕箛椤戔斂鍎甸弻娑㈠箛闂堟稒鐏堢紓浣插亾闁告劦鍠楅悡鏇熺箾閹存繂鑸圭€殿噣绠栭弻娑㈡偄闁垮鎮欏銈庝簻閸熷瓨淇婇懜闈涚窞閻庯綆鍋婇弫顏堟煟閻斿摜鐭嬫繝銏★耿楠炲鏁嶉崟顓犵暥闂佺粯姊瑰鍨i懡銈囩=濞达絽鎼瓭缂備礁顦遍幊鎾绘偩閻戣棄惟闁挎柨澧介惁鍫熺箾鏉堝墽绉繛鍜冪到閻★拷1-300*250
随机阅读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婵°倕鎳岄埀顒€鍟鍕箛椤戔斂鍎甸弻娑㈠箛闂堟稒鐏堢紓浣插亾闁告劦鍠楅悡鏇熺箾閹存繂鑸圭€殿噣绠栭弻娑㈡偄闁垮鎮欏銈庝簻閸熷瓨淇婇懜闈涚窞閻庯綆鍋婇弫顏堟煟閻斿摜鐭嬫繝銏★耿楠炲鏁嶉崟顓犵暥闂佺粯姊瑰鍨i懡銈囩=濞达絽鎼瓭缂備礁顦遍幊鎾绘偩閻戣棄惟闁挎柨澧介惁鍫熺箾鏉堝墽绉繛鍜冪到閻★拷3-300*250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最常见易错考点22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
-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常用四
-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
-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
-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中文言文虚词何的用法
-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解题四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李
-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表示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吴江派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18个常见文言虚词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基础题
-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被误读的十大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