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西方审美价值而言,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美的认知是更贴近于心灵层面的.不论是对于美的判断、美的创造和审美体验来说,更加注重的往往都是依托于自身精神境界的感悟,通过对美的“物象”的艺术化表现,实现“物象”本体向“意象”本体的升华,进而达到“意境”营造的目的。一切的审美效果都是通过融化在物外之境中的情感所达到的。这就是中国民族审美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写意精神。
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西方绘画艺术形式,虽然其真正传入我国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由于同以水为媒介,其与中国水墨画在视觉审美和表现语言方面有着天然的亲情性、相似性,尤其是画面中含蓄、潇洒、灵动等视觉效果与民族的文化、心理相暗合,因而深得中国人的喜爱。在中国民族审美背景的浸染下,国人对于水彩画的认知和期待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现在看来.这种影响不仅使得水彩画在中国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也使得水彩画的审美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大.为水彩画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具体地讲,为中国水彩画带来新的生命的,就是水彩画的写意性。
一、中国水彩画审美判断的写意原则
作为中国民族审美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写意精神是中国文人为了言志、抒情、达意而具有的一种文化特质。在中国画绘画中,它突出体现在写意画的创作上。写意画是区别于工笔画的一种中国画创作技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这里所谓作者的情趣,就是指作为作者主体意识的“意”。就水彩画而言,因其美感传达的主要途径是视觉造型带给审美主体的直观感受,这里的“意”就突出表现为对于具体刻画对象的主观情感化的再创作,也就是通过对“意象”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包含作者主观情感的“意境”。因而,民族水彩画写意追求的目标是画家主观之情感或意趣,即以“意象”为媒介、以“写”为手段,或表现事物之神韵。或以“意象”去追求水彩的笔与水彩的语言形式趣味、意境等。无论“意象”还是“意境”都是“意”的产物。“意”的因素使水彩与理想贴近,“象”的成分使水彩与现实相联系。中国写意水彩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绘画作品的意境之美和笔与“水彩”的形式相互渗透的视觉美感。民族水彩画的写意性是民族水彩画观念的理念显现。这一理念就是准备以民族写意的方法去表现水彩画的行动信念,它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的体现。
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美学传统中对于艺术的创作原则是有着较为独特的标准的,即不仅将视觉感官体验作为美感的来源,更多的则是对主观情感的生发与传递和对心灵上引发共鸣的期待。这种标准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品格,来源于中国本土哲学的文化积淀。受统治中国二千余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艺术的美学功能从发生之日起就饱含着礼乐文化的基因,艺术的标准从未局限在艺术本身,而是体现在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人性观照和审美主客体间交流与共鸣的隐性期待中的。《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把这里的“诗”的概念引申为艺术的话,中国传统艺术的观念就可以清楚地被解释为为了言情达志,表现手法和形式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换句话说,在中国的艺术传统里,不论是怎样的艺术表现,最终都是为言情达志服务的。
基于这种美学传统,中国水彩画的美学价值超越水彩画本身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之外,应该也必须具有一种以写意为其内核的美学原则。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民族文化土壤的客观要求;二是水彩画在艺术创造形式上所具有的天然条件:三是全球视野下的民族性审美需求。如上文所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作为中国水彩画不论在创作上,还是在审美评价上,都必然地会被以写意精神代表的民族审美标准所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水彩画创作中,必将会蕴涵一种隐性的创作体验,表现在水彩画作品中.体现出的也必然将会是一种隐性的艺术感觉。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的艺术品格,是不可能消亡,也不可能被同化的。在艺术表现上,水彩画区别于其他西方绘画形式,不论是在艺术创作材料上,还是在表现技法上,都与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写意画——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这就为水彩画写意性的发挥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写意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已经不仅仅为中国文人所热衷,已经成为了全人类所共通的一种审美范式被越来越多的其他民族所接纳。以写意性为追求的审美需求已经具有较为广泛的世界性,这使得水彩画的写意精神在更为广泛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其本身固有的一种美学原则。
二、中国水彩画写意精神的艺术表现
水彩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与其他绘画形式一样,在表现手法上基于画家不同的审美趣味,往往会呈现出较强的自由性。但与此同时,水彩画因其绘画材料和表现技法的特殊性,又限定了其必然存在的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固有特征。笔者认为,这种特征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其内在不可忽略的写意精神。
在艺术表现上,写意性的发挥是需要较为明确的艺术理念作为指导,同时也对绘画形式、表现技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这个方面,唐代的张颜远对称张僧繇、吴道子所谓“疏体”的评价可以作为定义写意画表现方式的经典表达:“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这段精彩的品析是对写意画技法最好的诠释,它体现了“笔不周而意周”,注重事物内在精神本质的神态表现和抒发作者情趣的写意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挥洒是写意的性质,在急速挥洒中所生成的“笔”的形式是“意”的产物,凝聚着主体瞬间的感悟和生命的激情。对照水彩画,就其内部自身性质而言,水与彩的融合决定了水彩画特有的透明、湿润、轻快的特质,水中有彩、彩中有水又使其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优势。在表现手法上,干湿、浓淡、光影、色彩等表现手法为水彩画赋予了天然的写意优势。这一切,使水彩画为写意精神的彰显成为可能。
具体地讲,水彩画在构图、造型、用笔和色彩等方面,在对水彩画的写意性的表现上都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构图上,表达景与情的融合是水彩画写意性得以完美呈现的关键。画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倡导人与自然的统一,通过对虚实关系的情感化处理传达意境。写实向写意的转换关键在于善于用具体的形象去表现“虚”,善于在画面的“无”处下工夫。这种构图理念能够将画面具体表现的内容以引向深远,从而大大地扩展了画面空间,以此去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达到了创作意境的艺术效果。在造型上,水彩画的写意性突出表现在使表现对象达到“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最终充分传达出作家借由表现对象所抒发出的主题情感。当然,这其中也必然涉及表现对象的选择问题。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已经实现了物象选择与情感表达的对等模式,如梅的傲霜、兰的高洁、竹的气节、菊的清雅等等,这种固定范式是中国文人几千年来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必将得到进一步弘扬,但同时,随着作者的情之所至,物象的选择也无可厚非地具有自由的权利。不论怎样,没有情感、没有灵魂、没有气韵的造型。即便再“像”,也绝不会具有生命感染力。在用笔上,只有准确把握用笔的技巧才能使画面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并从中透射出不同的意境。用笔对画面精神情感的表达起着潜在的作用。首先是节奏。笔法酣畅,大块渲染,大笔挥写,心情畅快时,胸中逸气自然流于笔端,显于纸上,即画者情感的“意”就会很自然地表达出来。可以说,画面潜在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用笔的快慢节奏表现的。其次是笔触。用笔对画面肌质纹理效果的体现非常重要,不同的肌理、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不同的表现方法。如斑驳的墙壁就应使用皴、擦等用笔,老树干就需采用较干的笔勾,画水就需用刮、染、浸、接、流、留白、翻印等方法,飞白用笔用来画干燥的东西,撒盐用来画雪花,干笔分开后用来画头发,能体现头发的肌理,诸如此类很多。综合运用不同的笔触,会使得画面的丰富性得到充分的表现,也更有助于“意境”的传达。在色彩上,基本色调决定着作品的意蕴指向。如:冷调子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安静或阴森;暖调子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兴奋或热烈;亮调子给人的感觉一般是明朗或清新;暗调子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强烈或醒目;对比色调给人的感觉是跳动或艳丽;调和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和谐或优雅……总之,好的色调处理.作者对色彩带有感情性的描绘,在重新组合中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是作品“意境”得以成功表达的重要环节。
三、结语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其有效地利用在水彩画的创作上,并以此为指导,对水彩画的文化功能、审美价值等进行有效的探索。是中国水彩画彰显其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遵照艺术规律,充分利用水彩画固有的独特的表现手法来传递写意精神这一重要的审美文化,使西方的艺术语汇融入了深刻的中国民族精神。只有文化的融合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写意精神这一艺术理念将使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得到进一步彰显,也将为水彩中国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化依据。
随机阅读
- [美术]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中
- [美术] 浅谈关于高中美术如何落实
- [美术] 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合作
- [美术] 简析符号在视觉艺术中的运
- [美术] 浅论石涛绘画艺术的“我法
- [美术] 浅析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
- [美术] 数码版画与传统版画之比较
- [美术] 标志正负形互换与虚实相生
- [美术] 策展与中国当代美术馆的历
- [美术] 浅谈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 [美术] 探析民间文化对动漫艺术的
- [美术] 浅谈风景油画的表现方法
- [美术] 浅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
- [美术] 图形创意的三大表现手段的
- [美术] 关于现代中国水墨画中水墨
- [美术] 试论现代油画对传统油画的
- [美术] 浅谈现代水墨画的风格特点
- [美术] 关于中学水粉画教学的几点
- [美术] 浅析素描基础教学的一些新
- [美术] 对图形创意的几点分析
- [美术] 写实油画语言浅析
- [美术]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
- [美术] 浅谈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
- [美术] 论中国画与水彩画的异曲同
- [美术] 浅析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
- [美术] 试析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